牛仔名人和牛仔褲的演變史(圖)
文章出處:網責任編輯:作者:人氣:-發表時間:2013-07-19 16:18:00
“真希望我也能搞出像牛仔褲那樣的東西—值得銘記的、家喻戶曉的。”(I wish I could Invent something like blue-jeans. Something to be remembered for. Something mass。)——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波普啟示錄(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牛仔面料產生于16 世紀意大利都靈(Torino) 的一個小鎮基耶里(Chieri),這里出產一種棉和亞麻織就的斜紋面料,用于制作帆布和水手的褲子。這種面料通過熱那亞(Genova) 的港口傳遍了歐洲。到了19 世紀,正值北美淘金潮,礦工、伐木工、鐵路工人、牛仔、農夫,幾乎所有的拓荒者的工作服裝都是這種斜紋織物。這個時期此種面料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謂Jeans 并沿用至今,據說這個稱謂就是來源于熱那亞(Genova) 的諧音。
“牛仔褲”這個詞所指的并不僅僅是那樣一塊面料,也不是那塊漂亮的藍色,而是靛藍的牛仔面料在特定的裁剪方式下所制成相對固定款式的、由鉚釘加固的褲子。牛仔褲是目前為止面料利用率最高的褲子,簡單來說就是牛仔褲最省布。經濟嚴重匱乏的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成就了牛仔褲蓬勃發展的最佳土壤,拓荒者的褲子最終走入了陽春白雪的時尚殿堂。說這個地球上每個人都至少擁有一條牛仔褲也許有些武斷,可是從身邊找到一個沒有牛仔褲的人確實不易,我相信這個地球上的牛仔褲一定比人口要多很多。
在過去的100多年間,有人“發明”了牛仔褲,有人推動著牛仔文化,有人成為了牛仔榜樣,有人把牛仔褲時尚化。雖說牛仔褲在被發明之后就擁有著絕對的潛力,“成名”只是遲早的事情,可是這些牛仔榜樣的確推動了整個進程。我們沒有辦法說清每個推動牛仔褲的榜樣人物,那是一個無法統計的龐大群體,也只能避開所有對牛仔褲做出過杰出貢獻的時尚設計師,那或許用一本書都不能講完。希望下面這些榜樣可以讓你對牛仔褲多些了解,或者多些樂趣。
“我想穿著我的牛仔褲死去。”(Iwant to die with my blue-jeanson。)——安迪-沃霍爾。
TIPS
面料分為梭織和針織兩個主要織法,其中梭織面料在織法上分為平紋、斜紋、緞紋三種基本織法。其中斜紋面料因為質地密實而擁有更好的耐磨性能。一般來說,牛仔布是一種斜紋織法的棉質厚重面料,當然現在的牛仔布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樣子,而變化出了多種材質和織法。在染色方面,牛仔布采用了靛藍染色方式。這種方式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染色方法,成本也很低。靛藍色也是所有顏色中色牢度最低的染料之一,也就是說非常容易脫色。這也正好成就了牛仔褲水洗石磨的各種工藝和久穿之后的自然效果。

李維-斯特勞斯
李維-斯特勞斯 Levi Strauss——牛仔褲的發明者
1853 年,德國移民李維 斯特勞斯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創立了他的公司 Levi Strauss & Co. 簡稱Levi's。從1848 年1 月開始的淘金潮使舊金山以驚人的速度從一個小村莊發展成一座五臟俱全的城鎮。李維 斯特勞斯也加入到了這股熱潮之中,但是他并沒有捋胳膊挽袖子扛著鋤頭登山掘金,而是開了一家店出售各種開采黃金需要的物品,其中就包括用帆布制作的工裝褲子。由于很多掘金者都抱怨說帆布褲子雖然耐磨損,但是穿著起來很不舒服,還會磨破皮膚。李維 斯特勞斯于1855 年更換了工裝褲子的面料,丹寧布(Denim),一種結實并且更加舒適的面料,產自法國的尼姆(N mes),Denim 是法語“產自尼姆(de N mes)”的簡稱。1873 年,“加固口袋鉚釘”的發明者雅戈 戴維斯(Jacob Davis) 與李維 斯特勞斯以及李維斯公司共同取得了這項創新技術的專利。同年李維斯公司正式將他們生產的工裝褲定名為Jeans。李維 斯特勞斯是牛仔褲邁開了大步的走向成熟的第一步,這場牛仔褲的變革也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成功,牛仔褲的神化故事開始了。

佛吉尼亞人—平原騎手(The Virginian: AHorseman of the Plains)》
歐文-威斯特 Owen Wister——西部牛仔小說之父
歐文-威斯特沒有發明牛仔褲,也沒能把牛仔褲穿出什么不俗的花樣,可他推進了牛仔文化,讓“淘金者”的形象風靡全球。1902年,歐文 威斯特的小說《佛吉尼亞人—平原騎手(The Virginian: AHorseman of the Plains)》出版了,這部作品也被認為是美國西部牛仔小說的開山之作,故事的背景設定在19 世紀80 年代的懷俄明州,主人公在作品里沒有真名,只有綽號“弗吉尼亞人”。書中對于牛仔的描寫也成了后世牛仔文化的范本。彪悍、強勁、硬朗、勇敢、豪放、樂觀、浪漫、無拘無束,粗狂又不失風度,堅持又不固執,依靠自己的親身努力贏得理解、實現夢想,狂放不羈之間透出的是更順應自然法則、更貼近人類本性的處事態度。這就是歐文 威斯特筆下西部嚴酷的生存環境雕刻出的牛仔。

羅伊-羅杰斯
羅伊-羅杰斯 Roy Rogers——牛仔之王
羅伊 羅杰斯最杰出的地方不在于他塑造的牛仔形象,他本人就是牛仔。1935 年,羅伊 羅杰斯開始出演電影, 牛仔、歌手、英雄形象是他的標簽。他一生出演了100 多部電影,“ 牛仔之王”(King of the Cowboys) 這個綽號來自于他在1943 出演的一部同名影片。在那個時代,“音樂西部片”是最受觀眾歡迎的電影類型,而作為一個唱著歌的牛仔英雄,羅伊 羅杰斯吸引了一大批狂熱的年輕粉絲。牛仔之王掀起的這股牛仔電影風暴是對牛仔形象最直接的視覺普及,這也使得牛仔的著裝從以實用性為主的工作服裝變成了時髦的流行服裝,也正是牛仔的電影形象將這種服裝推廣到了全世界。

馬龍-白蘭度

詹姆斯-迪恩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詹姆斯-迪恩James Byron Dean——全球偶像
1953年,馬龍-白蘭度出演電影《飛車黨(The WildOne)》,影片因為精準的刻畫了當時美國青年乖戾、陰郁、好斗和渴望得到社會認同的心理,被認為是“喊出了美國青年一代的心聲”。馬龍 白蘭度駕駛機車的浪子造型兇猛狂放、咄咄逼人,周身躁動著桀驁難馴的鋒芒,也開創了一代風氣之先。片中跟隨主人公的牛仔褲也同摩托車、電吉他、嬉皮風格一起被烙上了叛逆的標記。坐騎從馬變成了摩托車,被壓抑的本性的畸形釋放變成了叛逆,變化的時代把英雄的著裝變成了個性強烈的“反英雄”格調。但無論如何的叛逆乖張,牛仔褲造型都成為了年輕人模仿的榜樣。
20 世紀50年代,美國文化借著好萊塢電影的強勁勢頭席卷全球,一代影帝詹姆斯 迪恩在《無端的反抗》一片中身穿牛仔褲在銀幕中登場,這個形象被譽為“全世界少女的夢中情人”。影片在1955 年上映,正值詹姆斯 迪恩車禍身亡之后不久,這讓影片和迪恩的銀幕形象都獲得了意外的成功。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Elvis Presley——無法壓抑的反叛和釋放
1954 年,“貓王”埃爾維斯 普雷斯利的音樂開始風靡世界。他的音樂超越了種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將鄉村音樂、布魯斯音樂以及山地搖滾樂融會貫通,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獨特曲風,強烈地震撼了當時的流行樂壇,并讓搖滾樂開始如同旋風一般橫掃了世界樂壇。“貓王 (TheHillbilly Cat) ”,這個綽號是狂熱的美國南方歌迷呼喚他的方式。20 世紀50 年代,“貓王”的“飛機頭”和華麗的舞臺服裝至今都是模仿者效仿的重點。而當時貓王穿著牛仔褲在舞臺上扭屁股的情景,你絕對想不到激起了社會上怎樣的軒然大波。年輕的小孩們認為酷極了,而政府勒令電臺封殺他的節目,燒毀他的唱片,認為他的演出“極其低級下流”。就如同當年搖滾樂遭禁的情形一樣,這種保守意識操控下的圍堵從來沒有成功封鎖住人們回應內心渴望的力量。而牛仔褲似乎被賦予了自由、釋放的全新意義,成為反叛傳統的“武器”。

杰克-凱魯亞克
杰克-凱魯亞克 Jack Kerouac——青年思潮的力量
1957 年,杰克-凱魯亞克的作品《在路上(On the Road)》問世,小說描寫了一群美國青年,為了追求自由、釋放個性,以流浪、性愛和吸毒等方式來“充實”他們的生活,反映了二戰以后被稱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美國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由于“垮掉分子(Beatnik)”一詞最先見于凱魯亞克的小說,也由于他的小說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垮掉的一代”的生活和思想,因此凱魯亞克被公認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1957 年,《在路上》的出版就像一把熊熊大火,燃起美國青年們追求自由的欲望。美國的宣傳媒體,那些頭號機會主義者,發現了可供炒作的題材,“垮掉分子”就是題材。這些“垮掉子”們神采奕奕,蔑視一切,對道德倫理中一些主流的觀念加以唾棄,抱著摧毀一切的心情,體驗種種墮落的生活,完全脫離了“迷茫的一代(Lost Generation)”那種對虛幻、空想生活的盲目依戀,使生活變得實實在在。而垮掉的一代的形象被定格在了波西米亞風格的長袍和喇叭口牛仔褲上。于是“垮掉的一代”從文學圈中走出,成為一股潮流,被人們仿效和追隨。書籍暢銷后,全美售出了億萬條牛仔褲和百萬臺咖啡機,無數青年踏上了杰克 凱魯亞克曾經游歷的道路。

吉米-卡特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牛仔政客的意外收獲
1976 年,吉米 卡特出現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時,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他竟然穿著牛仔褲發表自己的競選演講!在演講過程中,他把自己的拇指塞進皮帶或者放在牛仔褲口袋里,人們知道,他是在用這種姿勢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男人氣概。當天,他像一塊磁石般牢牢吸引了選民的眼光,并最終經過艱苦的競選戰,以微弱優勢擊敗上任總統福特,出任美國第39 任總統。
其實早在1953 年1 月21 日,在艾森豪威爾的就職典禮上,一位來自加州的牛仔騎著馬闖入會場,將繩索套在了總統身上。這樣巧妙安排的噱頭也足以說明牛仔文化早就滲透進了美國總統的大選當中。
當然卡特不是唯一一位穿著牛仔褲的美國總統,不管美國總統穿牛仔褲是出于個人喜好還是政治手段,我們能看到的是那非常有效,牛仔褲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史蒂夫-喬布斯
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有錢人也穿牛仔褲
后雅痞,這是一個由非時尚界引領的時尚潮流,以史蒂夫 喬布斯、比爾 蓋茨這樣的新興行業泰斗為首的一眾大佬、高科技人才、IT業者,甚至極客(Geek)、宅男是這場潮流的主角,而他們影響的人數之眾讓任何時尚品牌都不能將其忽視。他們的潮流裝扮是T恤衫、雙肩背電腦包、牛仔褲、運動鞋,在傳統觀念中不修邊幅的隨意著裝成了時尚。由于新興行業在短期內造就巨額盈利的神話不斷上演,后雅痞的流行頗有些世人趨炎媚貴的味道,但無論如何牛仔褲仍是潮流不肯舍棄的單品。
此文關鍵字: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開平市
- 漿紗機介紹
- 牛仔布的一般生產流程
- 什么是TC牛仔布?
- 供應牛仔紗 靛藍針織牛仔紗
- 牛仔布世界地圖壁紙下載
- 牛仔名人和牛仔褲的演變史(圖)
- 探尋2014牛仔水洗新趨勢(圖)
- 牛仔布與牛仔服裝發展簡史(組圖)
- 17世紀意大利畫展揭牛仔布起源(圖)
最新資訊文章
- 順豐紡織2014年國慶放假安排
- 2014年中秋節放假通知
- 2014年端午節休假通知
-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開平市
- 中國牛仔服裝行業發展迅猛 眾廠家重新調整
- 杜邦T-400
- 本公司2014年春節放假通知
- 2014年上海國際牛仔服裝博覽會邀請函
- LYCRA(萊卡)廣州舉辦牛仔體驗派對
- 面料四分制檢驗報告
您的瀏覽歷史
